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首页  | 机构介绍  | 新闻  | 日志  | 档案  | 文献  | 研究  | 平台共建  | 艺术史项目  | 联系我们  |
文献选登 | 杨卫:《漂泊的岁月》
发布人:hanart 发布日期:2020-05-25

编者按: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暨《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辑部在此疫情肆掠时期,高度关注艺术的意义和作用的变化,关心档案所联系和追踪的每一位艺术家,编撰发表中国当代艺术家辞条,编辑2019卷《年鉴》,筹备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在6月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9”。我们2月3日复工,除北大本部行政人员之外,全体居家远程办公,以坚守本职而向抗击灾难的前线工作者和死难者致敬,虽然深感此刻人类的悲怆、艺术之无奈,但值此巨变当代艺术毕竟多少还在显露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性。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的日常工作之一,即致力于收集、整理以各种形式发表的当代艺术文献,其结果发表于《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每一卷的附录。CMAA公众号选取其中部分文献,并提供参考性的主题词、关键词与内容提要,与学界共同观察和反思;谨为提示当代艺术的现象与问题,并就此检验当代艺术何为。内容不代表CMAA的观点和立场。


【关键词】杨卫、油画、个展、邹跃进、李路明、湖南新潮美术、方力钧、圆明园画家村、帮派、共识、中国新艺术、艺术回归、民间社会、取缔画家村、徐一晖、矛盾、进派出所、艳俗艺术、宋庄

【内容提要】本文是艺术家杨卫的个人回忆,回顾了90年代个人生命与中国当代艺术界重合的部分,对“圆明园画家村”的境遇和“艳俗艺术”之兴作出个人解读。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jO8_JbK6QaBPG8C2n9oQ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城门开开”(微信号:ppjyangwei)

撰文 | 杨卫


1990年暑假,正在北京中央戏曲学院读书的刘毅,回乡探亲时,路过我家,看到我创作的一批灰色调油画,称赏不已,建议我不妨拿出去展览,并答应回京以后,帮我联系场地。于是,在刘毅的鼓励和督促之下,我又画了不少新作,并通过他从中联络,于19915月,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自己的首次个人画展。我的20世纪90年代,就是在踌躇满志中,意气风发地拉开了帷幕。


不过,虽然我的人生命运,步入90年代后开始峰回路转,但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却颇为失意,甚至对前途都有些心灰意冷。因为我经历过几次艺考的失利,尽管后来上了大学,但只是一个职工大专,与原来的设想,相距甚远;其次,由于1989年发生的风暴,也将我卷入其中,使我对社会产生了某种悲观情绪;再有,自己经历了一段复杂的感情,让父母所不容,令朋友所不解……种种这些夹杂在一起,使我跌入了人生的低谷,一度萎靡不振。我创作的那些灰色调油画,就是我在表现内心的失落感,是在无人倾诉的情况下,面向画布的一种精神投射。或许,正是因为作品倾注了我的真情实感,所以,即便色调灰暗,但还是赢得了不少人的喜欢。说起来,这大概也正是艺术的魅力吧。艺术的感人之处,不在于表面形式的美感,而在于内在情感的真实。

 

法国批评家儒贝尔说过:“人们为了到达有光的地方,就必须穿过阴云。”对我而言,人生就是反复的山穷水尽,也是不断的柳暗花明。

 

我现在还记得,19915月,我赴京办展,坐着绿皮火车离开故乡,一路向北的情形。其内心的忐忑与不安,确有一种穿过阴云的感觉。当时,正值我毕业创作期间,作为装潢系的学生,我不认真做设计作业,却躲起来画这样一些与专业无关的油画,本已属不务正业;如今,我还要带着这些油画作品,独自跑到北京去办个展,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太自不量力了。我这样的冒险行为,不仅在我们学校史无前列,在我们整个城市,也是匹马当先,无处其右。我为自己的骇俗之举,而自鸣得意。当然,也因此而感到惴惴不安……

1.jpg1991年我在北京办个展期间。


说来,也是幸运,命运之神,似乎总是对我有所青睐,有所眷顾。北京的展览办下来,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当时,不仅北京的多家媒体报道了我的个展,而且在展览期间,我还卖出了好几幅作品。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年轻学生而言,无疑是极大的鼓励和刺激,同时,也可以成为我回校交差的一个重要砝码。事实上,我的母校正是考虑到我在北京举办个展的影响,后来,在我并没有参加毕业考试,也没有提供毕业创作的情况下,还是给了我一个毕业证。回想起这些,应该感谢我的母校,她让我的叛逆人生,又一次赢得了胜利。

 

正是因为初试牛刀,我便尝到了所谓成功的滋味,所以,我开始仰天追月,一心只想去北京闯荡,对进单位工作,已经全然没了兴趣和动力。所以,我毕业之后,便斩断后路,把原本读书前还保留的工作给彻底辞掉,开始了体制外的另类生存。

 

不过,由于我得了胃溃疡,要定期治疗,那段时间不宜出门。所以,我只能暂时按住闯荡北京的冲动,一边在家疗养,一边继续自己的油画创作。期间,我通过在北京办展期间结识的一些朋友,如当时在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读研究生的邹跃进、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做研究工作的俞放等人,鸿雁传书,不断地了解到了一些北京艺术圈的情况。同时,还利用好几次去北京看病的机会,辗转于京城的各个艺术院校和不同的展览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时代和艺术的变化。我和艺术家李路明等一些师友结识,便是在那个时候。

2.jpg我(二排左2)和邹跃进(二排左1)等朋友在北京艺术博物馆,摄于1991年。

 

说起我和李路明初识的情形,现在我还记忆犹新。那是在中央美院邹跃进的宿舍,我们不期而遇。当时,我和李路明都是去找邹跃进,但主人不在,只是给我们留了门,于是,我和李路明便在一个主人缺席的宿舍里,彼此相识了。说起来,都是人生的缘分。其实,我和李路明相差很远,他作为湖南新潮美术的重要推手、《画家》杂志的创始人之一,早已经身显名扬。而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跟他年龄相差,地位悬殊。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我心慕已久的人物,却能跟我一起相拥而坐,在一间简陋的学生宿舍里,侃侃而谈,不禁让我感慨万千。首先,我感动于李路明的礼贤下士、平易近人,同时,更感触于北京的人文生态。这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往状态,恐怕只有北京才有,也只有在北京才能实现。于是,我对首都北京,更是梦寐以求,心向往之。

 

后来,我回到湖南,便开始与李路明频繁接触,并通过他的引荐,又相继结识了邹建平、孙平等湖南美术出版社的一些大咖名宿。说起来,这也是我和湖南当代艺术界的最初交往。在此之前,我生活在小城市,交往的圈子非常有限。那时,我虽然也关注艺术界的动态,并通过订阅的一些艺术类杂志,了解了前卫艺术的不少信息,但毕竟是隔岸观火,没有置身其中,所以,免不了在创作上闭门造车。而现在,我结识了这些重要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通过与他们的交往,耳濡目染,对当代艺术以及当代文化,自然就有了更加全面、更加立体的认识。所以,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我的艺术创作有了明显变化,由原来一味地表现自我,逐渐开始关心社会了。而这些湖南艺术界的老大哥们,也一直鼓励着我,激励我走出湖南,到北京那个更大的艺术舞台去发展。于是,在这些艺术前辈们的驱策之下,我出走的激情,又再次点燃。于是,待我身体稍微好转,便毅然决然地离开故乡,开始了流浪北京的羁旅人生。

3.jpg

我和李路明,摄于2001年。


1993年,春节刚过,我便收拾了一些简单的行李,背着几幅油画,再次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虽然在之此前,我已几次往返于北京,但这次却不同,因为我不再是以游客的身份,而是准备作为北京的一份子,参与其中。那么,这座陌生的大都市,会容纳我吗?会接受我这个年纪轻轻的外来者,冒冒失失地闯入吗?

 

我想起了黄永玉笔下的沈从文。20世纪初,沈从文初到北平时,从前门老火车站下来,看到宽阔无比的广场,不由得愣住了。缓过神之后,他在心底默默地念了一句:“北京啊,我要来征服你了!”这段文字被黄永玉记录下来,曾深深地打动过我少年的心扉,让我浮想联翩,产生了许多的幻境。我当然也希望能够像沈从文,或者像黄永玉一样,在北京立足,干出点明堂。然而,眼前却是一片渺茫。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皇城根下,我一个职工大学出来的年轻人,能打开局面吗?能有光明的未来吗?我想着漫漫长路,前途未卜,不免又有些忐忑起来……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天,火车到北京时,已是傍晚时分。当时,马上要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的姐姐,带着她的一个同学,到火车站迎接了我。这让我心里温暖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至少没有当年沈从文下车时,那种举目无亲的寥落感。姐姐和她的同学,帮我拿着行李,领我坐上公交车,大概转了有三四趟,至暗夜,才进到魏公村。此前,姐姐已帮我在魏公村租了一间小房子,她们便把我直接送了过去。因为我的房子跟房东同在一个院,姐姐她们怕惊忧到房东,只是简单地帮我收拾了一下,之后,便匆匆离去了。

 

我初到北京的一夜,就是一个人独守空房,在寂寞和惶恐中熬过的。自然,那一夜,我失眠了,想了很多很多。我想,姐姐虽然给我租了房子,也备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但是,她马上要毕业了,过几天就离开北京,到外地去工作。随着她的离去,我成了孤军奋战,一个人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先别说,我这兜里揣着的几百块钱,又能支撑多久呢?还有,就是姐姐帮我租的这个房子,看到她们进来时,小心翼翼的样子,临走还不忘嘱咐我,要留神,要谨慎。如此慎小谨微,我住在这里,得多憋屈呀!又能长久吗?

 

其实,对于我在魏公村住过的那间房子,我是过了好几天之后,才慢慢适应,也才慢慢看清它全貌的。我的房子座落在一个杂院内,那是新北京典型的大杂院,与老北京的四合院不同,这种新的大杂院,已历经数次改造,早就失去了昔日的端庄。比如我住的这间东厢房,就不是正规建筑,而是为了出租的需要,后来临时搭建的蓬户。而我对面的西厢房,也是一排这样的临时建筑,租户均是民族学院的学生。相比住在正房的房东一家,我们这些租住户,明显要低人一等,矮人一头。不仅如此,房东家还有个老太太,整日无所事事,坐在院中监视我们,看我们的一举一动。因为整个院子只有一根自来水管,大家漱口洗脸,洗衣洗菜,都要共用一个水池。所以,早中晚三个饭点,水池边都是人满为患。大家争先恐后地抢水、抢时间,给人一种手忙脚乱之感。而每到这个时候,只要有人溅出一点水花来,老太太都会在一旁加以斥责,仿佛我们这些外地人都是在故意使坏,贪他家的小便宜……回想起那一幕幕,我至今都心有余悸。

 

作家高行健曾描写过北京大杂院的生活。在他笔下,北京的大杂院,就是一个小型的广场,一切都暴露在太阳底下,没有半点私密可言。这让我感同身受。其实,对于年轻人而言,穷点苦点,并不可怕,最难以忍受的,就是限制与约束。我初到北京时,感受最深的,便是这种无处不在的管制。其中,最可怕的,还不是来自房东,而是警察找上门,清除外来人口。

 

我姐离开北京后不久,警察就光顾了我们这个大杂院。当时的情形,我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有些心惊胆战。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群警察砸门而入,闯进我们院子,打着手电筒,挨家挨户进行盘查。因为院子里住的大都是学生,警察看过他们的学生证之后,便一一放过了。唯独轮到我时,因为既无学生证,又无工作证,再加上不修边幅,警察们便立刻警惕起来,就像审视阶级敌人一样,把我当着流窜犯来审问。当时,甚至还有警察指着我的鼻子怒斥,限我在48小时之内,必须滚出北京。那种羞辱感,我终生难忘。本来,我也是中国公民,为何在自己的土地上,遭受如此欺负?就因为我不是北京人,没有北京户口吗?

 

那一年,虽然已是1993年,计划经济早就解体,户籍制度也开始松动。但是,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仍然固化在过去,尤其是政治敏感的北京,仍然视流动人口为高危人群,总是加以驱逐和打压。我初到北京,便体验到了这种户籍制的排斥,也痛感到了漂泊的无助。

 

正是因为受到警察的威逼,我在魏公村已经无法安身。所以,换个新地方,也就成了我最为迫切的诉求。正巧这个时候,我从民族学院的一个学生那里得知,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附近,有个所谓的“画家村”,还居住了许多像我一样流浪北京的艺术家。获悉这个消息,我像久旱逢甘雨,于山穷水尽之中,看到了柳暗花明。于是,便抑制不住心里的兴奋,直奔圆明园而去。

4.jpg

我(二排右3)和朋友们在画展上,摄于1993年。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的一个皇家园林,19世纪中叶,遭英法联军洗劫,后又被八国联军焚烧,成了一片废墟。1949年后,政府将其管理起来,开辟成公园,才有了后来的格局。其实,圆明园的范围,远要比公园规划的大得多,其公园周围分布的一些村落,原本都属于圆明园的区域。但是,圆明园被焚烧后,经历了数年的荒废。期间,有许多外地农民,陆续迁到这里,在此安家落户,也就在圆明园废墟的遗址之上,形成了多个自然村。当年,生活于此艺术家们,主要集中在福缘门和圆明园两个村。这两个村首尾相连,均坐落在圆明园公园的西门,要从达园宾馆门口经过一条狭长的小道,再拐个大弯后,才能摸进去。当时,我不了解那一带的地形,曾在圆明园附近转了很久,虽然多方打听,并几次经过达园宾馆,均没能找到“画家村”的位置。直到看见几个长发青年与光头小伙,我这才眼睛一亮,有了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

 

其实,我在圆明园见到的第一个艺术家,就是方力钧。当时,他就跻身在那些画家模样的人群中间,因为剃着光头,所以,格外醒目。我记得,当时我还上前向他问过路,不过,方力钧给我指了个方向后,便擦肩而过了。后来,我在福缘门的村口,遇到了也是初来乍到的黑同,并通过他的热情引导,在圆明园村找了一个房子。于是,我赶忙回魏公村收拾东西,很快便搬过来,成了“圆明园画家村”的一员。

5.jpg我(右1)与伊灵(右2)、魏林(右3)、森达达(右4)、栗宪庭(右5)、胡月鹏(右6)、鹿林(右7)、郝志强(左1)等朋友在聚会上,摄于1994年。


我是在19935月份迁入圆明园的,是年,我便在圆明园换了四处住地。起先,我是住在圆明园村的村后,因为位置太偏,后来搬到了圆明园村的村前,与黑同、刘锋植等艺术家同住一个大杂院;但因为那个房子太小,没过多久,我又搬到了圆明园村的村后,靠池塘边的一个独院;再后来,由于房东涨价,我只好继续搬家,在圆明园村的村前找到一间单开门的街边房,与艺术家刘彦做了邻居……

 

回顾圆明园时期的那些日子,其实,打一抢、换一个地方,几乎是所有艺术家的生活常态。因为圆明园的艺术家大都是外来“盲流”,没有正式工作,经济收入不稳定,所以,一切都是因时而变。如果卖了画,条件有了改善,马上便想着换大房子;可是,一旦银根紧缩,又只好退回到小空间。这样搬来搬去,三番五次地折腾,倒也成了圆明园的一道景观,让人在艺术的象牙塔之外,还能感受到跌宕起伏的日常生活。此外,每次有人搬家,都能凑成一个酒局。因为搬家需要朋友帮忙,自然,主人就得请吃请喝。这样,以搬家的名义找酒喝,不仅成了圆明园艺术家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也增加了艺术家们彼此之间的友谊。

 

当然,圆明园艺术家频繁搬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家都向往着进驻于中心,能够搬到“画家村”的黄金地带。别看“圆明园画家村”的地方不大,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中,福缘门村是进村口,离外面的公路最近,所以,它是“画家村”的中心。尤其是福缘门村的西村,如果形象的比喻,就是“画家村”的王府井。当时,圆明园的重要艺术家,如方力钧、岳敏君、杨少斌、祁志龙等人,都是住在这里。故而,福缘门西村的人气最旺,每天都是人头攒动,串门的,找房的,络绎不绝。

6.jpg

我(二排左2)与圆明园艺术家游湘云(二排左1)、刘辉(二排左)、王迈(二排右1)、刘彦(前)在圆明园遗址合影,徐若涛摄于1995年。

 

我到“画家村”,开始是住在圆明园村。圆明园村与福缘门村,首尾相连,只隔着一条臭水沟,外人根本看不出这是两个村庄,只有村里人才知道,福缘门村高一个层次,是“富人区”;而圆明园村一个门槛,属“贫民窟”。事实上,我虽在“画家村”住了两年多时间,但直到解散前夕,才有机会搬进福缘门西村。可见,那块地皮有多重要,有多走俏。当然,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初到圆明园,便跟“画家村”的几个重要人物,如伊灵、鹿林等人,交上了朋友。当时,伊灵是“画家村”的“村长”,而鹿林,则是“副村长”。我作为一个后来者,到圆明园加盟入伙,能够攀上这些“上层关系”,自然,也行了不少方便。我之所以很快便在“画家村”立足,现在想来,还是多亏了这些大哥们的照应。

 

事实上,当时的“圆明园画家村”,也存在许多帮派,比如“东北帮”,“河北帮”,“贵州帮”,“江苏帮”,以及“表现派”,“玩世派”,“波普派”,等等。关于这些帮派,有些是以老乡关系来缔盟,有些是以艺术趣味来结好,总之,圆明园也是一个小社会,形形色色,里面什么人都有。好在,我没有门户之见,跟所有人都能和平相处。所以,我在圆明园交了许多好朋友,也受了不少人的恩惠和提携。比如,在生活上,伊灵、鹿林、黑同等人,均给过我不少帮助;在思想上,刘彦、徐一晖等人,都给过我许多启迪。可以说,“圆明园画家村”是我读过的一所社会大学。回顾那段漂泊的岁月,如果没有这些朋友的相互温暖和支持,不知道会有多么惨淡,当然,也不可能走到今天。

7.jpg我(中间穿白衣者)与圆明园画家们在福缘门西村,胡敏摄于1994年。


说到这里,我还要着重提一下徐一晖。因为正是我和他的相识,促成了后来“艳俗艺术”的出现,以至于有了一个从“画家村”土生土长起来的艺术潮流。不过,也是因为这段经历,使我的人生受到了一次重大挫折,从而促使我反思,并逐渐从艺术创作转到了艺术批评。


这一切,还要从头说起,得把时针拨回到1994年。那年春天,我的邻居黄少鹏,完成了在京的学习,准备回广西老家。因为我们平时聊得很投机,他很珍惜这段缘分,临走时,便把我介绍给了他的另外一位朋友。此君,就是徐一晖。

 

徐一晖长我几岁,在艺术界的资历很老,曾参与“85美术运动”,是当年南京“红色•旅”艺术群体的重要成员。1989年,他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流落在金陵街头,后被到南京出差的批评家栗宪庭踫见,看其无所事事,便把他带到北京,以协办《艺术潮流》杂志。自此,徐一晖以《艺术潮流》的工作人员之名,落户在圆明园,成了“画家村”的重要成员。

 

不过,虽然徐一晖的资历很老,且跟美术界的老“伯乐”栗宪庭关系甚密,但由于性格过于慵懒的原因,他竟然错过了许多机会,以至于当他身边的不少朋友辉煌腾达以后,他仍然游手在圆明园,一无所成。徐一晖的这种懒散状态,如果有经济作为后盾,倒也不失为一种逍遥的境界。可问题是,《艺术潮流》并不给他发薪,只是有业务时才计报酬。这使得徐一晖并没有稳定的收入,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紧迫的现实,不允许徐一晖悠哉游哉,总是逼着他必须打起精神,必须有所作为。

 

为了调整人生的方向,厘清艺术的思路,使自己能够尽快地进入创作状态,并找到某种生效的捷径,后来的徐一晖,开始四处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当年的黄少鹏,就是他在圆明园找到的知音之一。不过,遗憾的是,黄少鹏只是来北京进修,暂住圆明园而已,随着学业的结束,他还要回原籍。所以,也就出现了前面那一幕,即黄少鹏把我推荐给徐一晖。说来,也是一种磁场效应吧,连黄少鹏也没有想到的是,我和徐一晖认识,便一见如故,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徐一晖性格缓慢,思考问题比较冷静,往往要深思熟虑之后,才会采取行动;而我,却较为冲动,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常常也是雷厉风行。我们两个人,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恰好形成了某种互补关系。这可能就是我们迅速交好的原因。此外,我们都属于思想型艺术家,喜欢读书,思考问题,这也让我们心智相投,对许多话题都能够充分展开,并通过彼此的启发,不断加以深入。所以,我们常聚在一起聊天,就当下的文化问题和艺术现状进行讨论,由此也影响到更多朋友的加入,从而一度在圆明园形成了一个趣味性的泛团体。这个团体的主要成员,初期有王庆松、刘峥、周云侠、刘枫桦等人。但是,周云侠和刘枫桦,都是有始无终,走到半截,就打了退堂鼓。此后,又有胡向东、罗氏兄弟等人加盟;再后来,又添了常徐功、于伯公等人。至此,我们这个趣味性的艺术小团体,已基本成势。

8.jpg

我(二排右1)与徐一晖(二排左1)、周云侠(二排左2)、胡向东(前排左1)、刘峥(前排右1)在圆明园,摄于1995年。

 

那么,我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形成的所谓共识,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中国的新艺术,经过了全盘西化之后,应该回到自身的文化情境中。这种艺术回归,不是重新回到传统的“文人画”世界,而是要以更为广阔的民间社会为基础,从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形态中,吸收资源,摄取养分,以期与传统艺术拉开距离,同时,又摆脱西方艺术的影响。这,便是我们当初希望回归中国现实,从生存的根基上,创造一种新文化和新艺术的设想,也是“艳俗艺术”的最早雏形。其实,“艳俗艺术”滥觞之初,还是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并不像后来批评界指出的那样,“艳俗”是一种犬儒主义,是向现实的妥协。

 

事实上,早在1994年,我就在当时最具影响的艺术刊物《江苏画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今日文化理想主义》的文章。它可以表明我的文化立场,也是我进入当代艺术的一种态度。后来,我的探索方向出现一些偏离,应该说,正是在圆明园集体讨论的结果。因为集体思维难以在深度上展开,更适合讨论操作层面的问题。所以,我们的讨论,大都是以生效为前提。无疑,这制约了我的思考,也改变了我的思路,使我也随之变得现实起来,放下了原来的理想主义。可尽管如此,就人文立场而言,我跟徐一晖之间,其实,一直都存在着某种分歧。虽然,我们都认为今天的艺术,不能完全回避商业社会的现实,而我也以人民币为符号,将《中国人民银行》改为《中国人民很行》,创作了一批与金钱相关的作品。但是,对于商业社会,我却持有一种批判性的态度,而不像徐一晖取拥抱的姿态。这可能正是我和徐一晖之间,挚而有别,最终分道扬镳的原因。

 

1994年秋,经过近半年时间的讨论,我们的艺术方向和创作思路,已基本清晰和明确。于是,聊天阶段结束,大家相约之后,便分头各自做作品去了。徐一晖选择陶瓷为媒介,经栗宪庭介绍去了景德镇;王庆松和刘峥想借铁艺技术,找关系到了山东某钢厂;而我和胡向东,则留在圆明园画画,分别创造了自己的符号与图式。至1995年初,我们这些人的作品,都已基本完成,并各自确立了风格。于是,大家便把资料汇集到我和徐一晖这里,准备整体推广。

 

这期间,我们不仅邀请了栗宪庭、陈孝信、邹跃进、高岭等一些批评家,来圆明园参观和交流,而且我和徐一晖还分别为此撰写了文章。我写的文章《文化崩溃时期的“庸俗艺术”》,被《画廊》杂志发表在1995年5、6期的合刊上。这是有关“艳俗艺术”的最早一次亮相。但没想到的是,就是因为这篇文章,祸起萧墙,导致我们这个小群体,后来分崩离析。或许,这也是命运的安排吧。人生是一座森林,该相遇的会相遇,该迷失的总会迷失。

9.jpg

我(左1)和俸正杰(左2)、王庆松(左3)、邹跃进(左4)、郭晓川(右1)、刘峰(背对者)在栗宪庭家的客厅,摄于1996年。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当时,我写完《文化崩溃时期的“庸俗艺术”》一文后,把文中提到的艺术家每人配上一件作品照,一起寄给了《画廊》杂志。没想到,文章发表出来,唯独少了徐一晖的作品。这让徐一晖非常生气,以为是我故意漏掉他,将他排挤在外。我至今也不明白,杂志社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也许,这就是天意吧。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和徐一晖,尽管志趣相投,但性格的本质,还是有所区别,他注重现实,我推崇理想,他把当下作为目标,我将未来视为方向。道不同,一起相谋,只能是暂时现象。所以,我的文章只是一个导火索,把本就隐藏的矛盾点燃了。

 

当时,徐一晖看了我的文章后,尽管没有马上表露出不满的神情,但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貌合神离,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了。这之后,我曾试图向他解释这场误会,以弥补我们之间的裂痕。然而,恰逢此时,开始传来政府要取缔“圆明园画家村”的消息,人心慌慌,大家都已成热锅上的蚂蚁,早就无暇顾及一点小小的误会了。

 

其实,政府要取缔“圆明园画家村”的传闻,早在我住进圆明园时,就已经散布开了。因为“画家村”的出现,本就不合时宜,与过去的户籍制度格格不入。同时,又因为“圆明园画家村”挨着北大、清华等著名学府,位置比较敏感。所以,一直被当地政府视为肉中刺,眼中钉,总想加以清除。不过,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又迫于社会舆论,当地政府没敢轻易下手,而是将“画家村”严格地监视起来,以待时机。这一缓,好几年时间,却给圆明园艺术家提供了喘息的机会,我们策划的“艳俗艺术”,就是在这期间酝酿而成的。只是,这样的好景不太长,时针转入1995年,“圆明园画家村”将要取缔的消息,还是一步一步得到了证实。

 

我还记得,当地政府发出的最后通牒,要求我们必须离开的时间,是1995年8月。之前,已有不少艺术家搬出了圆明园。但是,我却没有挪脚:一是因为还存着侥幸心理;二是由于囊中羞涩,根本没钱搬家。所以,我滞留在圆明园,曾作为第一批被抓的艺术家,送进了青龙桥派出所。好在,他们并没有把我移交给收容站,而是在经过一番审讯之后,将我和另位几个艺术家释放出来,让我们到圆明园去传话,从而使我幸免于收容劳教。但是,和我一起被抓的艺术家们,大都没有我这么幸运。后来,他们中有的人被关进了收容站,有的人被遣送回了老家。总之,是受尽了折磨,历经了苦难。

 

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地有好生之德”。人生就是这样,当命运为你关起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

 

我从青龙桥派出所释放出来后,倍感无助,不知道何去何从。正当我走投无路时,我的一位同乡朋友游湘云,慷慨解囊,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于是,在他的帮助下,我和刘彦、徐若涛、王迈,以及任芝田等几位艺术家一起,得以顺利地撤出圆明园,搬到清华园一带,躲过了一劫。10.jpg

我在清华园时期,徐若涛摄于1996年。

 

不过,劫难虽然躲过去了,但人生的辗转沉浮,仍在掀起波澜。

 

1996年4月的一天,原来和我一起在圆明园做“艳俗艺术”,但已搬到顺义的胡向东,突然跑来清华园找我,告诉我徐一晖的近况。他说:徐一晖已经把我们撇下,拉了祁志龙和王劲松一起,正准备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做一个名曰“大众样板”的展览。这个消息犹如平地起惊雷,一下把我惊醒,也激起了我的怨愤。

 

因为早在1994年秋,我和徐一晖等人便已盟约,待我们作品面貌清晰之后,就一起举办展览。虽然,这中间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状况,如“圆明园画家村”被迫解散,如我和徐一晖之间产生了矛盾,等等。但毕竟是当年一起谋划的事情,且有盟约在先,如今徐一晖却采取单边行动,拉了当时已经成名的王劲松和祁志龙,准备另起炉灶,自然,引起了我的不满。于是,在胡向东的鼓动下,我迅速做出决定,那就是捷足先登,赶在徐一晖他们的展览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展览。于是,我和胡向东分头开始行动,又联络了王庆松、刘峥、常徐功等人;同时,为了展览能够更专业,更具影响,我们也去邀请了为徐一晖他们策展的栗宪庭。

11.jpg我在“艳妆生活”展上,摄于1996年。

 

当栗宪庭知道我和徐一晖的矛盾之后,曾一度试图从中化解,也曾含蓄地劝说过我,希望能够把我们这两个展览做到一起。但是,我那时候年轻气盛,竟把栗宪庭的好意当责怪,给拒之门外了。在我当时看来,是徐一晖违信背约,这让我不能接受;此外,我和胡向东等人都是艺坛新秀,作为一个新的艺术现象,以新人的面孔呈现出来,可能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所以,我完全不顾大全,而是意气用事,执意要独立来做这个展览。因此,这也造成了我与栗宪庭之间的某种沟痕。

12.jpg

我和栗宪庭在“艳妆生活”展上,摄于1996年。


1996年5月,由我组织、栗宪庭和廖文出面策划的《艳妆生活》展,在北京云峰画苑开幕;稍后,由栗宪庭和廖文亲自策划的《大众样板》展,也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开幕;继而,又出现了俸正杰的《皮肤的叙事》展,以及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开展后不久,就被查封的“罗氏兄弟艺术展”,等等,一时间,在北京当代艺坛,似乎刮起了一股“艳俗”之风。

 

不过,虽然“艳俗艺术”已于1996年浮出水面,受到了业界的关注,但我却再也无心恋战。因为跟徐一晖等人之间产生的矛盾,使我心力交瘁;此外,我们住在清华园的消息,又被当地警察所掌握,他们终于找上门来,又开始驱赶我们。这让我道尽途殚,几乎彻底绝望。被逼无奈,我只好跑去山东,从在济南工作的姐姐那里借来一笔钱,又经圆明园画友鹿林的联络,到宋庄买了一个农家小院,极不情愿地搬出北京城,迁入了北京东郊的宋庄。

13.jpg我(右2)和艺术家董璐(右1)、饶松青(左1)、刘国强(左2)在我宋庄的房子前,摄于1997年。


宋庄属北京市通县(1997年改区)辖区,名为庄,其实是由几十个自然村组成的一个镇。过去,这里极为偏僻,也很贫穷。大概正是因为地处边远、信息闭塞的原因,警察很少再光顾这里。所以,宋庄也就成了不少圆明园艺术家的避难所。我搬到宋庄时,这里已有十多位艺术家,他们大都是从圆明园迁徙而来,最早入住的有方力钧、刘炜和岳敏君等人。他们早在“圆明园画家村”解散之前,就搬来了宋庄,算是这里的艺术拓荒者。正因为来得早,他们均都占据了宋庄较好的位置——小堡村。所以,等到我来宋庄时,选择的余地就不多了。当时,小堡村因为担心人多生事非,已不再接受外来移民。无奈之下,我只好到小堡村旁边的大兴庄买了一个农家小院,在那里休养生息,度过了人生中较为低谷的几年时光。


说起当时,我陷入人生低谷,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我所在的大兴庄极为偏僻,当时不仅没有通公交车,甚至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我蛰居在那里,与世隔绝,自然容易陷入困顿状态;其二,我从“艳俗艺术”的创作群体中撤离出来,尽管是主动退出,但也免不了产生一种离群孤雁般的失落感。这两种因素夹杂在一起,使我长时间消沉,甚至一度心灰意冷,完全失去了艺术创作的热情。不过,正是这种身处边缘与人生的低谷状态,促使我反思,也督促我开始一系列深刻地阅读。

14.jpg

我在宋庄的家里,摄于1998年。


通过系统的阅读与全面的反思,我逐渐意识到了中国当代艺术所存在的问题。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依赖西方的价值体系,无论是语言的引进,还是作品的输出,都离不开西方的价值座标。这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很难以自身的文化逻辑发展,而不得不受制于外在条件的约束。比如从80年代的文化建构,到90年代的自我消解,就并非文化发展的必然逻辑,而是受制于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事实上,90年代以后的艺术转型,即将艺术内部问题引向艺术外部问题,恰恰是因为有了西方商业市场的出现。艺术家以自我解构,即自嘲、自讽和自虐等方式为叙事特征,走向世界,走向国际舞台,并非赢得了艺术的认可,而只是博得了政治的同情……


 

这,即是我通过自我反思,看到的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以及它无法超越自身的结症。也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反思与自我剖析,我逐渐明白了,我的性格特征与价值倾向,可能并不适合搞创作,而更适合于理论思考。

 

我在宋庄隐居的几年时间,得到的最大收获,也许就在于此,在于我清楚地认识了自己。苏格拉底把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认识你自己”,作为他的哲学起点,不仅开启了人的自我发现之路,也为后人认识世界奠定了哲学基础。他说:“怀疑,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

 

苏格拉底的思想,对我后来的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说“认识自己”,成了我后来转向艺术批评的驱动力;那么,“怀疑精神”则构成了我从事艺术批评的价值内核。当然,在此期间,我还读到了不少好书。其中,上海学者朱学勤评卢梭的《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一书,也带给我许多启发,尤其是书中的一个句子:“决断,产生飞跃”,给了我告别过去的勇气与超越自己的信心。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航行,也没有一尘不变的困境。正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999年,我做出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放弃由栗宪庭和廖文在天津策划的“跨世纪彩虹——艳俗艺术大展”。此举作为我告别“艳俗艺术”的一种姿态,无疑,是破釜沉舟,斩断了后路。它预示着我的艺术人生,必须由此而改变。这一年,我写下了一首题为《一枚插向时代的钢钉》的诗,以自勉,也是表达某种决心:

 

沉默是一种体验

体验生命层次最丰富的激情

无言是一种抵抗

抵抗着粉饰虚伪的面孔

敦实的你

其实是一根最富动感的神经

咬住疲惫不堪的年代

是一枚长在水泥地上

催人奋进的钢钉

你的身体很小

小到只能嵌入历史

那喘息的间缝中

你的力气不大

只能令倦怠的意识

体验剧烈的疼痛

这就是你

用钢铁铸造的表情

是一枚插向时代的钢钉

 

1999年冬,我迁出宋庄,搬到了通州城里的滨河小区。尽管对于此时的我,前途仍旧一片渺茫,但我有一种预感,春天已经走近。


以上内容授权转载自“城门开开”(微信号:ppjyangwei)



如欲订购《中国当代艺术年鉴》,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17.png 


关注我们

18.png 

①点击正文标题下的蓝色字现代艺术档案CMAA

②复制“MODERN-ART-CMAA”在添加朋友中搜索号码关注

③打开微信手机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与“中国现代艺术档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艺术史研究室(https://www.hist.pku.edu.cn/bxjj/245439.htm)目前分三个方向进行艺术史的研究,即中国古代艺术、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下挂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编辑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和《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和国际艺术史学会CIHA的秘书处。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作为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国家基地,承担着艺术与视觉研究、教学和发展的学术任务,其成员为北京大学特聘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该中心由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负责。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一个学术项目,其渊源是198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后迁至北京大学的现代艺术资料汇集工作。“档案”自成立之初,即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代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纳入其学术范围,保存积累了大量文献。“档案”的目的是搜集和记录与中国现代艺术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编制《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研究和发表艺术调查报告,介绍和总结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向国内外学者和机构提供中国当代艺术活动、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详尽资料。“档案”已初步建成网络数据库,以达到资源共享;同时计划将所有资料存放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专门阅览室,供研究者使用。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and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is a national ba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world art history. It has a group of scholars who, though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ll specialize in the cultural and visual studies. The center i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 Dr. LaoZhu of Peking University.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 one of 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Center, was founded in 1986 at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then moved to Peking University) and has been devoted to collecting and archiving document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ork created after the mid-1970s. With the mission of documenting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ic events, CMAA does its research through conducting surveys and publishing the Annual of Contemporary Art of China. The Annual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art events, art works and artists in China for the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CMAA also has an online database,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n open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A special room will also be created for the archives at Peking University's library for public research.

关闭页面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燕南园64号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67071 Email:cmaa @ pku.edu.cn

Copy right All CMAA 2016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