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首页  | 机构介绍  | 新闻  | 日志  | 档案  | 文献  | 研究  | 平台共建  | 艺术史项目  | 联系我们  |
专题 | 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主题综述:2019中国当代艺术摄影综述
发布人:hanart 发布日期:2020-05-28
1.png


2019年,为纪念摄影术问世180周年,银川当代美术馆于8月19日举办了“摄影180年在中国”展览,首次完整呈现中国摄影历史。10月19日,北京国际摄影周开幕,以“影像:时间·记忆”为学术主题,由57场展览、1个主论坛和30场交流活动、11个分会场、3400余幅作品和98个新媒体影像作品组成,以纪实摄影为主,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历史变迁。11月22日,第五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于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开幕,展出8场来自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展览,和20余场围绕中国与亚洲的摄影展览,主题涉及探索摄影形式边界、当下中国纪实、多元跨界、先锋一代、摄影与档案、摄影地域、摄影收藏等,同时延续了女性摄影师奖的评选。11月29日,“不期而至”第十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在广州举办,开设粮仓展区、二鞋厂展区、连州摄影博物馆展区,新增特展“一城一节十五年”,呈现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十五年历程,将目光拉回到摄影本身,聚焦摄影的不可控。8月18日,“影像力:见证与表达”戴云良、叶婷摄影作品展(致敬摄影诞生180周年)用红河的人文纪实向人们表述摄影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窥视摄影发展脉络,进入摄影的深层意义。

2.jpg▲ “转译”2019年度(第十一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现场,北京三影堂,2019年,图片来源:CMAA


在众多的展览和事件背后,摄影的大众化和日常化成为了2019年被持续讨论的热点话题。人们日益被海量数字摄影产生的虚拟影像世界所包裹。在2017年年底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就曾举办“日常生活戏剧”手机微摄影展,从戏剧的角度看待手机摄影,手机成为了剧本的演绎者。《美术观察》杂志策划了“日常摄影与图像社会”选题,思考摄影与生活、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面对其所带来的“图像膨胀”。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孙嘉、聂槃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总结日常摄影的特点:日常摄影由非艺术家创作,区别于艺术摄影;中国与西方同步进入图像社会;日常摄影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众普及,日常化,民主化,机械复制,数量庞大,自我观赏,专业摄影(如记者)对影像的垄断权失效。在题材选择上,从神话题材转向世俗生活;在事件的叙述上,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转向个人生活的细微记录;在人物的塑造上,从高大的英雄形象转向平民百姓小人物;在景物景观选取上,从宏观的场景转向微观的景物。二人指出,对图像泛滥引发的摄影真实性问题需保持冷静思考。

顾铮对“日常摄影”“大众摄影”“民间摄影”进行了概念界定:“日常摄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大众摄影”的名称源于其所在立场,而“民间摄影”则是人们对非体制摄影实践以及非主流审美摄影作品的蔑称。他接着区分:“私摄影”是某个时期由一些专业人士展开的有关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私生活的摄影实践,“日常摄影”则是一个由技术进步推动并且令“私摄影”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历史化了的生活实践。他指出,“日常摄影”让我们重新认识什么是摄影,什么是生活,以及生活与摄影的关系,由于网络的介入而成为一种人与人之间重建某种社会关系的“纽带”,也拥有通过影像的分享而建设某种虚拟“社群”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具有两面性:群体认同感的建立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或者具有了在线下进一步展开社会实践并改变社会的可能,或者只是停留于线上虚拟“关系”的保持,甚至沦落为一种虚拟的“日常应酬”,加速了人际关系的稀薄化与社会关注的冷漠化,并且令整个社会更加原子化。出于历史价值的考虑,顾铮认为人人摄影的时代是可取的。面对影像社会的来临,我们需要警惕图像泛滥的危险,“日常摄影”带来的图像膨胀将考验研究者抽象思考的能力。

广州美术学院的李功名认为“日常摄影”是私人性质的、非专业目的的。“日常摄影”作为法律的“见证”、政治的暴力到作为历史研究的图像史料证据有特殊意义,有助于研究者重返历史语境。他对“日常摄影”作为摄影史研究资料与作为专题性历史研究史料的作用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区分:前者关注的重点是摄影,后者要解决的是各种论域中的历史议题。作者指出照片与书籍复杂与微妙的叙事方式在交汇、冲突中有可能揭示出新的视角,诱发出发生在图与史之间、私人与公共领域之间的双向历史记忆和多种维度的问题意识。面对图像膨胀的“后摄影时代”,作者意识到图像价值的降低,同时相信未来将有对应的先进数据处理方法。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杨莉莉论述了日常摄影在视觉生产和视觉流通这两个维度上出现的一些新的特征,首先提出分享决定生产的“社交资本论”,举例自拍行为可以比喻为“社会资本论”,在不同的场景或人群里面流动,就如同马克思说的“资本在不同产业里面流动”,从而赚取最大的社交利润。其次,她提出在视觉流通中,自我设限和权力控制减少了意外摄影的出现。作者认为地理位置的标记在社交媒体上突出了分享者的“双重”在场性,即在某个地理方位上在场,又同时在社交网络里在场。最后,作者认为在社交网络机制下,人们实现了用图像进行权力控制、身份认同及情感往来,图像不仅仅是文本要素,而更多地成为连接要素。日常摄影的观看实际上降低了开放性和文本性,使得摄影更为专制、更为权力性和更为无趣。 

宜宾地震后网络上传播的戏谑性的图像和谣言图像反映了日常摄影与大众无意识的关系。突发的地震造成了临时性的“例外状态”,生命关切和疏解焦虑的重要性使道德和法律退居其次,甚至是暂时性地失效,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本能因素通过强烈的心理共鸣把发送照片的人和观看照片的人联系起来,交流中双方融为一个整体,以便使自己从单独面对危险的不确定状态中摆脱出来。此时图像的功能并非阐述真实,而是心理宣泄。在图像受到资本控制,大众只能被动接受的景观社会,日常摄影的兴起却将大众作为图像的发布者引入了图像的狂欢。从大众无意识层面看,尽管戏谑性的图像谣言具有负面性质,却为携带真实心理内容的图像提供了出场机会。 

3.jpg

▲ “炎夏之爱”摄影群展现场,上海摄影艺术中心,2019 年, 图片来源:CMAA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蔡萌围绕摄影和社交媒体的紧密关系,探讨精英摄影失去创新能力之后摄影在日常中间扮演的新角色。智能手机带来的摄影方式和拍摄习惯引发的新日常书写如同Instagram一样具有日记性(diaristic)、秒看(brief glances)、视觉短记(visual jottings)以及单行体(one-liners)和随写性(notational aspect),但手机摄影材料和技术的飞速变化制约了手机摄影审美特点的建立,导致精英摄影和大众摄影之间的鸿沟撕裂得更加严重。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杨小彦、郑梓煜认为,日常观看和“艺术”缺失的典型焦虑症,两者共同构成了推动影像发展的内部动力。当艺术渗透到大众观看时,艺术和非功利的纯粹审美判断挂钩使我们未能对其做出准确、客观的判断,却也无法否定它的价值。在高科技的指导下,摄影和影像成为大众能够掌握的工具标准而遍布在整个视觉世界,个性因影像泛滥而消失。 

人民大学的李笑男由摄影的本质出发探寻日常摄影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以罗兰·巴特关于摄影本质的现象学研究视角切入,经由波尔坦斯基对日常摄影中所蕴含的真理问题提出的质疑、“北京银矿”摄影项目的文化处境等问题的深入分析,探求日常摄影在集体记忆与历史形成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并提出以影像的辩证法重新唤起日常影像中蕴含的活动潜能。


// 2019年中国当代“摄影”综述目录推荐 // 



祖宇:《博蒙特·纽霍尔与摄影史》,《新美术》2019年第3期


彭锋:《摄影是艺术吗?》,《美育学刊》2016年第5期


聂槃:《顾铮:“日常摄影”不应仅仅是一种“日常应酬”》

https://mp.weixin.qq.com/s/PxXR5_WPbZLlUhoFHYSs1Q


杨莉莉:《社交网络中的日常摄影、日常呈现及权力控制》

https://mp.weixin.qq.com/s/4xQfmr6uyeGaBwVz6tCLFA


邹建林:《日常摄影与大众无意识》

https://mp.weixin.qq.com/s/KW8YWN6npJj3a5knEqZldw


蔡萌:《摄影终结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摄影危机与挑战》

https://mp.weixin.qq.com/s/dPJYVo_4kXTmz3DfNHYY3g


杨小彦、郑梓煜:《观看的艺术与日常的影像——一种视觉的艺术生产以及日常观看的世俗泛化》

https://mp.weixin.qq.com/s/au6ugIQNrq0ZbvW_c7GpIg


李公明:《作为图像史料的“日常摄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https://mp.weixin.qq.com/s/BFR2xZVruEtReETvbO1JTQ


李笑男:《日常摄影中的“真理”》

https://mp.weixin.qq.com/s/8JICf0pIQOmhKdPSkf_U6w


孙嘉、聂槃:《日常摄影面面观》

https://mp.weixin.qq.com/s/4KwplE361TyV06u8XdwAwQ


朱橙:《景观与监视:托马斯·鲁夫的观念摄影》,《世界美术》2019年第2期


戈特弗莱德·贾格、陈旷地:《具体摄影:在光学图像和数字图像之间》,《世界美术》2019年第2期


周岚:《摄影中关于疾病主题的表现》,《世界美术》2019年第2期


萨比娜·T. 克里布尔、初枢昊:《摄影理论简史》,《世界美术》2019年第3期


瓦尔特·本·米歇尔斯、初枢昊:《照片与化石》,《世界美术》2019年第4期


唐东平:《摄影审美趣味更替的几个关键性时期——写在摄影术诞生180周年之际》,《中国摄影报》2019年8月16日


(凤凰艺术 独家报道 撰文/孙铭晗 责编/姚钰琛)


4.png



如欲订购《中国当代艺术年鉴》,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17.png 


关注我们

18.png 

①点击正文标题下的蓝色字现代艺术档案CMAA

②复制“MODERN-ART-CMAA”在添加朋友中搜索号码关注

③打开微信手机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与“中国现代艺术档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艺术史研究室(https://www.hist.pku.edu.cn/bxjj/245439.htm)目前分三个方向进行艺术史的研究,即中国古代艺术、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下挂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编辑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和《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和国际艺术史学会CIHA的秘书处。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作为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国家基地,承担着艺术与视觉研究、教学和发展的学术任务,其成员为北京大学特聘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该中心由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负责。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一个学术项目,其渊源是198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后迁至北京大学的现代艺术资料汇集工作。“档案”自成立之初,即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代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纳入其学术范围,保存积累了大量文献。“档案”的目的是搜集和记录与中国现代艺术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编制《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研究和发表艺术调查报告,介绍和总结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向国内外学者和机构提供中国当代艺术活动、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详尽资料。“档案”已初步建成网络数据库,以达到资源共享;同时计划将所有资料存放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专门阅览室,供研究者使用。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and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is a national ba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world art history. It has a group of scholars who, though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ll specialize in the cultural and visual studies. The center i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 Dr. LaoZhu of Peking University.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 one of 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Center, was founded in 1986 at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then moved to Peking University) and has been devoted to collecting and archiving document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ork created after the mid-1970s. With the mission of documenting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ic events, CMAA does its research through conducting surveys and publishing the Annual of Contemporary Art of China. The Annual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art events, art works and artists in China for the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CMAA also has an online database,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n open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A special room will also be created for the archives at Peking University's library for public research.

关闭页面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燕南园64号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67071 Email:cmaa @ pku.edu.cn

Copy right All CMAA 2016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