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首页  | 机构介绍  | 新闻  | 日志  | 档案  | 文献  | 研究  | 平台共建  | 艺术史项目  | 联系我们  |
文献选登 | 裴刚:《杨述:GCA运营的现实处境》
发布人:hanart 发布日期:2020-05-28

编者按: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暨《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辑部在此疫情肆掠时期,高度关注艺术的意义和作用的变化,关心档案所联系和追踪的每一位艺术家,编撰发表中国当代艺术家辞条,编辑2019卷《年鉴》,筹备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在6月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9”。我们2月3日复工,除北大本部行政人员之外,全体居家远程办公,以坚守本职而向抗击灾难的前线工作者和死难者致敬,虽然深感此刻人类的悲怆、艺术之无奈,但值此巨变当代艺术毕竟多少还在显露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性。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的日常工作之一,即致力于收集、整理以各种形式发表的当代艺术文献,其结果发表于《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每一卷的附录。CMAA公众号选取其中部分文献,并提供参考性的主题词、关键词与内容提要,与学界共同观察和反思;谨为提示当代艺术的现象与问题,并就此检验当代艺术何为。内容不代表CMAA的观点和立场。


【主题词】机构、策展

【关键词】杨述、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GCA)、运营、民营美术馆、奥地利艺术家、碰撞、计划打乱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介绍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GCA)的运营情况,探讨民营美术馆的运营现状以及今年在疫情形势下可能的项目推进和运营动作。

【原文链接】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10/n1073750.html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雅昌艺术网”

撰文 | 裴刚


  【编者按】在近30年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民营美术馆同样经历了几个波次的发展,甚至是井喷式的爆发期。当代艺术的发展需要资金投入支持各种艺术项目,以及艺术家的创作、展示、收藏。民营美术馆的发展中总是无法绕过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支持。随着中国经济和艺术品市场的变化,以及今年的疫情影响,民营美术馆的运营现状如何?在今年有哪些项目的推进和运营动作?雅昌艺术网与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GCA)执行馆长杨述展开交流。

1.png

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 GCA 


   GCA 的运营

  2006年四川美院老师、艺术家、策展人杨述在重庆创建了非营利艺术机构器空间。去年,在四川美术学院教了30年书的杨述,辞掉了教职介入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 GCA 的运营,用他的话说“管理艺术空间有点不知所措”。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 GCA 的运营主要有三个版块:首先,GCA有2个主展厅,每年有计划的推出10个不同规模、主题的艺术展览。另外,展览同期推出丰富的公共项目,通过讲座与论坛、现场演出、工作坊、少儿课堂等项目,生发出多元领域及层次的内容,将艺术中心变成开放式的课堂。美术馆的工作内容不仅针对本土艺术家个案的研究梳理,还包括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声、梳理其历史脉络,同时也把国外当代艺术家的工作方向和成果在美术馆呈现出来。馆藏作为美术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面向社会接受艺术家和收藏家的作品捐赠,同时也有计划的进行当代艺术品的专项收藏。2.1.jpg2.2.jpg“分厘——奥地利的秘密”展览现场

  

    中奥艺术家妙不可言的思想碰撞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目前在计划下一步的工作还没正式展开。”杨述告诉雅昌艺术网跨年展“分厘——奥地利的秘密”也刚刚结束,从大家的反馈和日常参观的情况反映,相比较是参观人数较多的展览。

3.jpg“分厘——奥地利的秘密”布展现场


  从杨述的介绍中了解到,第一次和奥地利艺术家的接触是在黄桷坪,最开始认识了沃尔夫冈、布丽奇特、伊丽莎白,还有联邦艺术基金的奥尔加——应该是通过宏伟的介绍来器空间看看驻地的情况。很多艺术家通过后来的驻地项目陆续来到重庆,也有一些小型的项目在维也纳和器空间之间展开。杨述在访问奥地利艺术家工作室过程中,就产生过在重庆展示这些艺术家作品的想法。他本人是艺术家,因此常会被片段、偶然的感悟所左右,也不会在意现实的处境和条件。但自从在星汇美术馆开展工作后,展示这些艺术家作品的想法就开始进入可以操作的阶段,尽管他知道要做成会有多难。他相信国际间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会带来妙不可言的思想碰撞,对于我们保守的、封闭的艺术和现实,通过搅拌、混合、暧昧,甚至于讨厌和敌视,无不一一引出多重角度的疑问--和讨论——我们的、你们的?什么是合乎逻辑的选择,所谓正确的景象?我们所熟知克里姆特、席勒、科科施卡,是100多年前生活在维也纳的艺术家,“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这一分离派的口号,预示了在他们之后的艺术家所实践的传统和气质。这也正是“分厘——奥地利的秘密”的展览里32位艺术家通过作品向重庆的观众所展现的。

4.1.png

4.2.png“分厘——奥地利的秘密”展览现场


  重庆的区域面积仅比奥地利全境小一些,对于奥地利艺术家来说,已经是超级大都市了。这个地处中国腹地、繁华的“火锅” 城,带给他们强烈的印象。无休止的建设和不断扩张的面积和密集的人口,旧建筑和现代购物中心、豪华酒店和美食宫殿与古老的“棒棒”风景同时存在,形成重庆的魔幻现实。重庆人的休闲方式和麻辣口味,与这次展览的32位奥地利艺术家产生了怎样的潜在和表面的碰撞,或许会在艺术家们以后创作中体现出来。


5.1.png5.2.jpg5.3.jpg“分厘——奥地利的秘密”布展现场


      被打乱的展览计划

  “去年制定的项目计划,都被打乱了。”杨述在谈到今年重点的展览和艺术项目计划时表示,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展览计划有所改变。美术馆艺术项目的策划往往需要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原本计划中德国艺术家Stefan的展览可能会推迟到明年。包括其间的一些活动和其他的展览也取消了。

  运营的现实处境

  “我参与星汇当代美术馆运营,希望能够策划和实施一些有价值的艺术项目。比如国际艺术家工作坊,多维度和具有实验性的艺术家展览,以及当代艺术的在地推广。”杨述在谈到美术馆运营的难度时表示,星汇当代美术馆具有国企支持的背景,和其他民营美术馆一样,同样依赖企业“母体”资金的供血。受限于供血不足的压力,势必会影响到美术馆艺术项目的专业操作。但也受到了很多艺术家朋友的助力和支持。

  “我相信星汇当代美术馆的艺术生产和塑造会逐渐改变人们的观念,会促进人们产生交流和对话的欲望,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多样性以及交流的能力。”作为专注于当代艺术展览、推广的星汇当代美术馆,在中国腹地城市重庆,仍然需要长期的文化准备和受众群体。6.jpg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 GCA 执行馆长 杨述

  

后记

  杨述相信国际间的交流会影响群体的惯性观念,GCA美术馆是艺术家,策展人,艺术爱好者等等,可以共同交流的平台,他对此也乐此不彼。作为艺术家身份的杨述,今年和合作的画廊会有展览的安排,恰好这段时间大家聚会少了,有更多的时间在工作室创作。


以上内容授权转载自“雅昌艺术网“



如欲订购《中国当代艺术年鉴》,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17.png 


关注我们

18.png 

①点击正文标题下的蓝色字现代艺术档案CMAA

②复制“MODERN-ART-CMAA”在添加朋友中搜索号码关注

③打开微信手机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与“中国现代艺术档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艺术史研究室(https://www.hist.pku.edu.cn/bxjj/245439.htm)目前分三个方向进行艺术史的研究,即中国古代艺术、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下挂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编辑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和《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和国际艺术史学会CIHA的秘书处。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作为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国家基地,承担着艺术与视觉研究、教学和发展的学术任务,其成员为北京大学特聘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该中心由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负责。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一个学术项目,其渊源是198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后迁至北京大学的现代艺术资料汇集工作。“档案”自成立之初,即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代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纳入其学术范围,保存积累了大量文献。“档案”的目的是搜集和记录与中国现代艺术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编制《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研究和发表艺术调查报告,介绍和总结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向国内外学者和机构提供中国当代艺术活动、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详尽资料。“档案”已初步建成网络数据库,以达到资源共享;同时计划将所有资料存放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专门阅览室,供研究者使用。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and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is a national ba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world art history. It has a group of scholars who, though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ll specialize in the cultural and visual studies. The center i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 Dr. LaoZhu of Peking University.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 one of 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Center, was founded in 1986 at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then moved to Peking University) and has been devoted to collecting and archiving document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ork created after the mid-1970s. With the mission of documenting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ic events, CMAA does its research through conducting surveys and publishing the Annual of Contemporary Art of China. The Annual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art events, art works and artists in China for the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CMAA also has an online database,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n open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A special room will also be created for the archives at Peking University's library for public research.

关闭页面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燕南园64号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67071 Email:cmaa @ pku.edu.cn

Copy right All CMAA 2016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