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文本为《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9卷各主题综述节选(文中所引文献出处均请参见原文),及各主题相关的重要文献。
概念及语境是中国当代艺术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在CMAA 2019年收集到的的3000余篇当代艺术相关文献中,150余篇涉及中国当代艺术概念及语境,一方面集中在历史性回顾的展览及写作,另一方面集中在现象级事件的反思及预判。
一、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语境
易英认为,越是接近当下的历史,越难于进行整体的描述。然而近两年,恰逢历史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时间节点,因此出现了诸多回顾性展览和研究。但是“当代何以成史”?“当代”不仅因为离我们的价值世界太近而缺乏历史判断所必需的距离感,而且由于对它的史料运用缺少时间的甄别和筛选而显得过于随机和主观。不过,巫鸿所说“当代已然成史”正是对这个问题(“当代何以成史”)的一个回答(2019年第十三届AAC年度艺术出版物,《当代已然成史:我(们)与黄专》获得提名奖)。 2019年与中国当代艺术历史语境相关的展览,其路径包括:1.选取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符合某种范式的代表艺术家、艺术作品;2.截取某个时间段进行编年体的梳理;3.特定历史事件的空间重构。其中“星星1979”重新进入讨论。学界对20世纪80和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及行为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但深入讨论“星星美展”的丰富历史的写作却还不多。因此,根据新近整理和发布的大量原始文献资料,在“星星美展”四十周年之际举行文献展,是对中国和全球当代艺术研究做出的重要补充。“就像李永存所说:‘从今天来看,星星美展的事件意义大于作品,它是1976年到‘85美术思潮’的一个中间连接’。它是时代下个体自由的一次选择,也是随后而来的‘85美术思潮’与‘89现代艺术大展’等中国先锋艺术运动在沸腾之前冒起的第一波咕嘟声。”因此,可以看出,历史语境下的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均是基于40年的发展历程。但“新艺术史——2000—2018年中国当代艺术展”则是梳理了一段还没完全走完的20年,并以“新艺术史”命名,无疑充满挑战、质疑。 ▲”星星1979“展览现场,北京OCAT研究中心,2019年,图片来源:雅昌艺术网(https://news.artron.net/20191220/n1067624.html)
2019年与中国当代艺术历史语境相关的写作包括:1.社会背景下的历史叙事,以内容为主,在时间诸脉络中分析艺术事件、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思潮等,从而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面貌,让“历史”嵌入当代艺术,又让“当代”被书写为历史。2.中西对比研究中的发展趋向。在中国四十年的发展轨迹中,无法回避的现实就是把西方经验转化为中国的应用程序。“1978年至1989年的解放思想,1989年至1999年的艺术思维获得自由,最后2000年至今的艺术全球化,中国的自身的发展与其现当代历史形成共同的轴点。艺术家及其自身,在剥离那些中国特定时代强加到自己身上的附加重负时,那些来自西方的所谓启蒙和救赎成为另一种外来元素。”王林也提出:“中国当代艺术的特殊性在于: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和中国艺术文化独立性诉求两者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如何推动艺术个人创造力在中国当下现实语境中的有效发挥。”另外,杨卫也强调:“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依然残留着某些价值漏洞,其最大的漏洞就在于我们今天繁荣起来的艺术市场,是建立在西方价值趣味的影响之上。对此,我们当然应该保持警惕。但是,绝不能由此而重蹈覆辙,退回到过去的保守主义立场,拒绝世界文明与国际交流。因为只有社会开放,才能激发思想的创新与活力。而这种思想的创新与活力,才是保障中国当代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启蒙与批判性力量,回到自身语境的基本前提。”但邵亦扬的观点并不觉得中国的当代艺术就必须是西方化的,“因为中国当代艺术要和自己的传统结合起来。中国的现代时期不仅说对西方有一段隔绝,对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也有一段隔绝。……其实传统和当代都在我们自己的现代生活里面,我们当代艺术就表现我们自己的真实生活,我们要打开我们的心灵去看传统,也要去看西方,它们之间也没有界限的。比如打破时空的‘穿越’,就是要打破传统和当代、打破西方中心,也打破我们中国中心概念”。 但也有部分学者对历史语境下的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持否定的态度。朱叶青在《2019,中国当代伪艺术,寿终正寝吧!》中提出三个质疑:1.中国当代艺术运动的“主体思想”是什么?2.中国当代艺术运动的“精神诉求”是什么?3.中国当代艺术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他认为中国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任何美术思潮、艺术运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最为致命一点是“借鉴”。(虽然朱叶青持否定态度,但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一定程度的反思。朱叶青此文写于2019年1月1日,其中涉及“模仿”、“临摹”、“剽窃”、“抄袭”等关键词。而叶永青事件发生在2019年2月24日,由此彻底将“抄袭”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引发了中国当代艺术针对“抄袭”的最重要的讨论。)但正如何桂彦曾指出的,从中国当代艺术史而言,“虽然目前学界在史学研究上还没有进入到方法论的自觉阶段,但已经有一部分批评家、艺术理论家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高名潞的《“无名”——一个悲剧前卫的历史》、邹跃进的《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鲁虹的《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等。从80年代国门打开之后的新潮运动,到90年代中期提出的‘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再到2000之后自我价值的新确立,凡此种种,都与艺术家的自我成长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有关”。另外,陆兴华提出了“为什么当代艺术是没有内容的”。他认为:“当代艺术精神,用本雅明的话来说,就是在大众媒体时代里使作品的展示价值压倒膜拜价值,以展示的现场来引领观众和艺术家自己的这一路做艺术的精神。阿甘本更升级了本雅明的这一定位:没有内容的,才是当代艺术作品!而当代艺术家是‘没有内容的人’(他写了一本书来讲这个道理:《没有内容的人》;艺术家是没有内容的人,其作品里不带内容:杜尚、波依斯、沃霍尔)。”
▲吉奥乔·阿甘本:《没有内容的人》,图片来源:豆瓣读书(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577425/)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针对中国当代艺术,“全球化”成为最常被提及的一个因素,认知占比极高,延伸词包括欧洲中心主义、殖民、地域性等。其原因在于,“今天的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坚定的支持者。因此,中国对于文化交往和经济互动有着坚定的信念。与欧美一些领导人的零和博弈思维不同,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所提出的合作共赢模式,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与亨廷顿的‘文化战争’理论不同的是,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已经最终完成了民族国家的自我重构以及百年屈辱史的心灵修补,开始以健康的心灵全面地思考整个人类文明的命运。‘人类命同体’既不是抹杀和忽略文化差异的大一统思想,也不是放任文化马赛克状态的多元主义,而是在接触和交往中一种建设性的差异互补”。 为什么需要以全球视野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或希望抓住时机,或坚持对抗,或尝试进行消解。凯伦·史密斯认为:“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如果中国当代艺术想要成为全球对话的一部分,成为艺术世界的一股重要力量,并且能够影响全球当代艺术发展方向的话,就必须拥有全球视野,与世界对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再是‘中国的’。中国视角将在未来几十年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艺术家们将会把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带入对未来世界的探讨,这将会极大地影响中国在世界眼中的形象。在全球视野下认识中国当代艺术,认识到其价值,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原因。”J&D+认为:“在21世纪初期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一体化的猛烈作用下,我们也看到了一种新的趋势,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开始重视‘地方性’和‘在地性’。我们在辩证法的角度上不难理解,一体化所造成的标准化反而引发了对于差异的追求,同时在激烈的自由市场竞争下,差异化才是王道,而且需要一种‘本真性’的证明,这就需要特色的塑造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真实上,甚至需要一种类科学化研究和梳理。那么‘在地性’创作就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对于本土前现代遗产的挖掘和开发也在此被强调。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方法也被部分转化到当代艺术的实践中。”乔纳森·哈里斯提出:“全球‘同质化’,或称‘均质化’(homogenisation)的概念实际上需要让位于相反的概念,我称之为‘异质性’(heterogeneity),即彻底地坚持差异性和现实中的矛盾性。因此,中国的悠长历史,中国社会及文化的特性将使得中国当代艺术一直保有它的特征、意义及价值。反之则亦然,中国当代艺术也将持续追述过往历史从而被赋予灵感。也就是说,‘在中国创造的当代艺术’应当代替‘中国当代艺术’这一均质化的概念,这样其异质性才有可能被意识到并且被认可。”同时,他提出:“全球化是个‘不对称’(asymmetrical)的进程:不论是在过往还是未来,每个人都会因为个体差异对全球化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全球化本身不曾也无法为每个人提供相同的经验,抑或是产生相同的影响。
王林、冯大庆:《王林与冯大庆对话录(四、关于当代艺术)》黄松、邵亦杨:《邵亦杨:以中国视角讲述世界现当代艺术的历史和进程》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9130Aleph:《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五个艺术家、五个维度》《乔纳森·哈里斯讲述“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J&D+:《当代艺术中的“在地性”——朱家角青艺术空间“地-造”项目总(上)》朱其:《艺术系列讲座回顾——朱其:当代艺术的定义与特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3964陆兴华:《为什么当代艺术是没有内容的?——〈艺术展示导论〉后记》Aleph:《从“Re”到“睿”,威尼斯中国馆如何用中国方式解决当代问题?》裴刚:《 巫鸿:“星星1979”一个关于展览的展览》江静:《年度十大艺术事件:我们站在“最好和最差”之间》雅昌艺术网、巫鸿:《巫鸿:将经验形诸于文字 当代已然成史》https://news.artron.net/20190509/n1051855.html雅昌艺术网、秦竩:《秦竩:用人类学与社会学角度切入“宋庄”与“当代艺术》https://news.artron.net/20190520/n1052622.html朱叶青:《2019,中国当代伪艺术,寿终正寝吧!》《当代艺术激怒观众,使观众感到挫折,都是艺术沉默的表现》《巫鸿:西方概念极大地塑造了中国艺术史,但艺术品却有各自的故事》《执着叛逆的艺术存在方式——1978—2000年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批》刘丰果:《中国当代艺术何以当代?浅议当代艺术的政治与经济问题》《“徐志伟镜头下的中国当代艺术1992—2002”》张桂森、汪建伟:《汪建伟:摸着石头过河的这四十年,还能重新成为一张白纸吗?》姚钰琛:《新艺术史开启,该如何做这场冒险的梳理归纳?》《“隐匿的叙事”开幕,窥见中国当代艺术现状与生态》裴刚:《顾振清:“反应堆” 当代艺术再分化与在分析》https://news.artron.net/20191206/n1066538.html《星星1979:这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圈的往事,更是一个时代的标记物》裴刚、谷文达:《谷文达:“艺术的故事”方法论 全主义艺术》张浩文:《只办了两届的星星美展,四十年后为何仍在纪念?》刘爽:《西安美术馆的十年:在“城墙之外” 的当代艺术叙事》《年度十大艺术趋势:远虑和近忧 未来图景下的20年代》余雨桐:《从“地点”出发的思考:如何建构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书写?》王林、冯大庆:《由叶永青事件引起的思考——王林与冯大庆对话录》陈履生:《从模仿到抄袭的个案说明当代艺术的发展在中国的问题》林木:《中国“当代艺术”的宿命——抄袭的偶然与必然》黄剑武:《抄袭30年:艺术史不可忽视艺术创作规律》《陈丹青迄今最大个展 “退步 1968—2019” 11月2日北京开幕》杨勇:《黄永砅:艺术是最容易离开它自己的一种媒介》童亚琦:《西岸美术馆开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合作项目落地,将着力发展公共性与国际性》https://news.artron.net/20190709/n1056059.htmlz
如欲订购《中国当代艺术年鉴》,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关注我们 ①点击正文标题下的蓝色字现代艺术档案CMAA ②复制“MODERN-ART-CMAA”在添加朋友中搜索号码关注 ③打开微信手机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与“中国现代艺术档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艺术史研究室(https://www.hist.pku.edu.cn/bxjj/245439.htm)目前分三个方向进行艺术史的研究,即中国古代艺术、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下挂“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编辑”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和《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和国际艺术史学会CIHA的秘书处。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作为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国家基地,承担着艺术与视觉研究、教学和发展的学术任务,其成员为北京大学特聘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该中心由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负责。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一个学术项目,其渊源是198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后迁至北京大学的现代艺术资料汇集工作。“档案”自成立之初,即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代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纳入其学术范围,保存积累了大量文献。“档案”的目的是搜集和记录与中国现代艺术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编制《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研究和发表艺术调查报告,介绍和总结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向国内外学者和机构提供中国当代艺术活动、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详尽资料。“档案”已初步建成网络数据库,以达到资源共享;同时计划将所有资料存放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专门阅览室,供研究者使用。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and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is a national ba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world art history. It has a group of scholars who, though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ll specialize in the cultural and visual studies. The center i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 Dr. LaoZhu of Peking University.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 one of 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Center, was founded in 1986 at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then moved to Peking University) and has been devoted to collecting and archiving document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ork created after the mid-1970s. With the mission of documenting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ic events, CMAA does its research through conducting surveys and publishing the Annual of Contemporary Art of China. The Annual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art events, art works and artists in China for the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CMAA also has an online database,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n open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A special room will also be created for the archives at Peking University's library for public research.
|